为进一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环境的阵地教育功能,构建向上、向善、向美的校园文化氛围,罗溪中心小学开展了新学期“温馨教室”评选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育人润无声,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活动中,师生齐心协力,紧密结合班级特色和文化内涵,用双手和智慧精心布置教室,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版面都能讲述精彩的成长故事。
信息栏里的小温暖
信息栏不仅是班级日常的展示窗口,更成为了同学们心灵的港湾。除了课程表、值日安排等基本信息,本月还特别展示了元宵节的传统文化知识,如灯笼制作、猜灯谜的由来。同时,“心育小报”也融入了节日元素,分享了如何在团圆时刻表达情感、调节情绪的小技巧。信息栏不仅传递了知识,更让教室充满了节日的温馨与心灵的暖意,成为同学们共同感受传统文化、传递关怀的温馨角落。
文化墙里的小天地
教室文化墙以“读书”和“非遗”为主题,成为同学们感受文化温度的小天地。一边是“书香天地”,展示读书笔记、好书推荐和经典名句,配以绿色装饰,仿佛一片知识的绿洲。一边是“非遗传承”,用剪纸、年画等非遗元素装点,并附上简短介绍,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这面墙以“读书启智,非遗润心”为主题,图文并茂地展现文化与心灵的融合。它不仅是教室的装饰,更是知识与文化的温馨传递站。
角落里的书香与绿意
与书为伴,知书达理气自华;与书为友,明辨是非平天下。阅读角摆放着各类书籍,可能是一本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书,也可能是一本被感动的书,还可能是一本得到过帮助的书……学生们主动拿出自己最爱的书籍,集中放在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这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一旁的绿植角,色彩艳丽的小花,生机盎然的绿萝……无不为学生紧张的学习带来生活的乐趣。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力所能及的养护绿化活动,用实际行动履行着“护绿小使者”的职责。
学生发展处对“温馨教室”评选活动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综合评审,评比结果如下:
一(2)班 二(4)班 三(3)班 四(4)班 五(3)班 六(3)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环境育人,以文化人。未来,罗溪中心小学将继续把“温馨教室”创建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切入点,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主线,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营造健康、儒雅、有内涵的温馨教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精神和高雅情趣,让学生的生命在充满温馨气息的教室里更加灿烂!(文摄:裴翠夏;审核:杨继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