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上午,罗溪中心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劳技教室,召开了数学学科期末总结工作会议。
学期工作总结回顾
教研组长丁丽霞老师就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作了总结回顾。一、 精心设计打磨,灵溪课堂特质凸显。为助力创优,从上学期到本学期,罗小数学组就积极投入到课堂打磨工作中,老教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年轻教师努力跟进,并邀请专家进行高位指导,灵动的课堂逐步凸显,教师们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二、聚焦双减双新,数学教研提质增效。数学组重点开展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研究。每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计算训练,统计优秀率及格率,分析问题商讨措施。结合新课标的学习,研究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梳理各年级的计算内容、运算法则,组织理论学习和沙龙研讨。三、扎实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严谨务实。教学上,我们是数学引路人,用汗水播洒加减乘除;课堂外,我们是学生知心友,用爱心守护阴晴圆缺!尽管创新优工作忙碌,但是老师们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认真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克服困难,共同进步。
期末考试典型错题分析
各年级备课组长针对本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典型错题进行剖析。一年级:对原有、卖出、还剩表格题,学生数量关系不清晰。对题目中的“差不多”不理解。20、15 、 、 、 没有良好的数感找不到规律;二年级:选择怎样的身体尺丈量教室的长,学生的量感缺乏。13个苹果至少拿掉几个就能平均分给4个盘,不能结合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分析。解决问题数量关系不清晰,学困生不能分析每个条件表达的意思;三年级: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5块,第一天吃了一块,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学生对分数的概念不清晰,不能借助画图分析理解。解决问题中,已经装了40盒,每8个装一盒,还剩104个,一共装了多少盒?以往问题“一共装了多少个?”,把“个”换成“盒”,学生没有审清题意。四年级:一个脸盆的容量是多少升?选择1、10、100,学生没有量感。操作题,度量角的方法没有牢固掌握,量出的角的度数差异大。垂直线段和垂线的区分学生不明确。五年级:小数的计算,以及跟计算有关的填空错误多,如0.9的平方是多少,A×B÷A×B=,4.25÷0.66的估算,A×0.65和A÷0.65比较,7.1×4和7.1÷0.25的比较。解决问题中盈利的数量关系、每个季度到每个月的计算错误多;六年级:把一根木头切4次,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学生不能借助画图分析理解段数和次数的差别。
从典型错题分析发现,学生在计算、概念理解、审题、综合解决问题等方面需要加强,今后在教研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会针对这些问题多作对策分析,并改进教学策略。
日常教学统一要求
课程教学处卢建刚主任结合各备课组的典型错题分析,作了一些教学的统一要求和建议。1、计算要加强训练,每日每周每月切实帮助学生做到计算过关;2、用好直尺,分数线、竖式横线都要用直尺,规范书写;3、引导学生审题做好标注的习惯;4、培养“几何直观”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图形分析题目。
新的学期,我们做有情怀的教育实干家,用最美的样子,一路前行,一路芬芳。
(撰文:丁丽霞 摄影:丁丽霞 审核:卢建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