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品质,2023年5月24日,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陈建伟校长等一行14名专家深入罗溪小学课堂,把脉教学,高位引领。本次调研,学校共开设22节课,覆盖六个年级,分别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道法、心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劳动、综合、科学等12个学科,所有的执教教师均以饱满的精神展现了我校“灵溪课堂”独有的风采。
一、精准备课 高效实施
前期以备课组为单位深度研读教材及新课标,进行了多轮备课组磨课,形成备课组教师持续跟进的磨课方式,要求教师们在磨课中直面学生表达、倾听、合作、思维等问题,课堂中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时刻以学生为本,要看到教师的儿童立场,看到学生素养的提升,探寻学生喜欢的学习路径,积极引导主动思考,主动表达,多向互动,充分展示灵溪课堂的开放灵动的教学模式,彰显灵溪学生“灵”的特质。
二、对话课堂,把脉问诊
语文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教学设计新颖,思路清晰。张丽娟和曹燕两位校长和王瑛老师分别对这四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张丽娟和曹燕两位校长和王瑛老师分别对这四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张丽娟校长说,老师在课堂上将词串教学落实到了实处,有设计有想法的将文章内容和词语进行了勾连;同时也关注了语文要素的落实,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梳理文脉,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曹燕校长表扬了一线教师们能在课堂实践中注意到了问题的开放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提升度并注重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敏感度。王瑛老师肯定了上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问题意识,让课堂回归了学生的“学”。
数学课堂考虑周全,细化环节,课堂动手动脑,发散思维。李志军主任对和陈建伟校长对这三节课做出了点评。李志军主任对和陈建伟校长对这三节课做出了点评。李志军主任给出了高度评价,数学课语言精炼,孩子们的身心在课堂中得到了充分发展,对新知识做到更好的掌握。陈建伟校长基于常州小数课“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个性化的独立探索,结构化的资源呈现,序列化的互动交流,自主化的思维完善”的五大特质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我们的老师能站在高观点下研究解读教材;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发生的过程,从而去感悟发现知识的本质。
英语课堂语言规范、优美动听,教学课件精美,互动有趣。新北区小学英语教研员薛国民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大单元意识,能从单元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中扎实有效地运用了六步教学法,结构化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关注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对两堂课提出了完善建议:第一课时课中复述板块填词练习设计还可以再优化,部分板块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整合,让课堂的开放度体现得更高,从而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德、音、体、美、劳、信息、综合、科学、心理等课堂更是处处生花,各有风采。王瑛、刘婷、陆秋敏、孙建顺、王晓娟、吴苏媛、张石磊、周文雅等专家也分别对这些课肯定了亮点,同时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重建的思路。
三、集中反馈,高位引领
14名专家对22课进行了集中反馈指导,陈建伟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罗溪小学的教师们在创建新优质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希望我校的教师们日常继续深入新课标学习与内化,并积极将新课标的理念扎实落实到每日课堂教学行为中,朝着新优质高品质课堂不断努力。
本次课堂教学调研,既关注了新课标理念与灵溪课堂规程的落地,也关注了学生良好课堂常规的养成,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实践反思的平台,教师们在专家的细致入微、高屋建瓴的点拨和引领下,进一步明晰了新课标理念下高品质课堂的要求。罗溪小学将以“新优质学校”建设为历练契机,迎接挑战,砥砺奋进,建设好学校,成就好学生,成就好教师。
(撰稿:靳玉莉,摄影:各老师,审核:谢红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