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说结合”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 主持人:宗湛蓝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
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进行了很多的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把“读”与“说”联系起来,找到一个平衡点,加强“读”和“说”的联系,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生活经验少。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独立学习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大,易疲倦,不善于自我控制,这些都对他们的“读”和“说”产生了一定的困难。针对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读说能力比较薄弱的现状,研究培养低年级学生读说能力较为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说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们确立了“在‘读说结合’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标
1、总目标:提高学生的读说能力
2、具体目标
(1)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培养学生读说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达到新课标中的听说要求,让孩子愿意写话,喜爱写话,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为学生将来的习作提供广阔的空间。
(2)通过研究和实践,规范教师在写话教学中的评语,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通过研究和实践,达到小学低年级语言训练的要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人与事,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提高口头表达和写话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努力探索一条低年级作文教学模式和策略。
(5)通过研究和实践,激发低年级的写话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研究内容
1、依托教材资源,用活文本素材。
2、构建时空联系,丰富文本形式。
3、创设课堂情境,延伸文本触角。
四、研究重点。
1、认真学习原成果的理论体系,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其操作方法和模式,验证原成果。
2、寻找课堂教学中“读”与“说”的结合点,探索阅读教学中读说结合训练的系列方法和途径,丰富、完善、发展原成果的理论和实践,创出自己的特色。
五、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又把已获得的经验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2.趣味性原则
应以激发小学生的说话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喜欢参加活动。内容安排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活泼中学习知识,提高水平。
3.创造性原则
在运用验证原成果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现象、新事实、新规律,创造性地探索出在开放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读说结合的科学方法。
六、研究对象
我校1—2年级的学生。
七、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文中的素材,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低年级年级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2、观察研究法:通过日常工作中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通过有目的地观察获得大量教育现象,从中选择典型对象比较、分析。
3、实验研究法:在研究、分析、思考的同时,有意识地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提问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记录。
4、行动研究法。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学、研、做三者结合,发现、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主要学习内容: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教师》、《陶行知教育文集》、《丁有宽与读写结合》、《叶圣陶教育文集》等各种论文、研究报告。
学习形式:阅读书籍、杂志,上网查阅、收集资料等。
2、利用课堂阵地,进行扎实训练
语文课堂是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始,除了让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语言的表达能力。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注重词语和短语的积累时,应加强词语的语用性,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说完整并生动的句子。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看图说话、想象说话为抓手,进行三四句话的“段”的渗透。
3、搭建展示平台,充分激励学生
人有受到肯定的需要。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来自教师的激励恰恰表现了教师对小学生的肯定,它会使小学生渴求受到肯定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激励能在小学生的心理上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于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留心把写得优秀的句子、段落、甚至是文字片段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里的公示栏、推荐到学校校报、帮助学生发表在报纸杂志上,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实施榜样激励,点燃他们的写作兴趣,并使其获得写作的信心。
4、重视口语交际,开展活动练习
除了上好每一堂语文课,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我们还开设了以“口语交际”为主题内容的校本课程。每周老师精心设计口语交际的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交际说话的舞台,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设计模拟现场,用类似小品的形式,小组合作练习如何在特定场景下清楚表达内心的想法,把话说清楚。
九、研究成果
序号 | 成果类型 | 成果名称 | 效果及作用简述 | 是否发表或获奖 |
1 | 研究课 | 《秋游》 | 起到一定的研究价值 | 校内研讨 |
2 | 研究课 | 《怀素写字》 | 起到一定的研究价值 | 校内研讨 |
3 | 论文 | 《在“读说结合”中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 起到一定的研究价值
| 省“蓝天杯”获奖 |
4 | 论文 | 《小学低段学生“说写互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起到一定的研究价值 | 发表于2016.5《小学生作文辅导》 |
5 | 论文 | 《在“读说结合”中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 起到一定的研究价值 | 发表于2016.5《小学生作文辅导》 |
6 | 论文 | 《建设特色班级文化,打造学生成长乐园》 | 起到一定的研究价值 | 2016省陶研会年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
1、由于本课题研究只经过一年不到的实验,时间短,还需经过长期实践的不断检验,还待进一步探索,使之完善。
2、本课题取得的成果是初步的,这说明在实践本课题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上,还是大有潜力可以发掘的,有些方面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验证。
3、自身学术水平有限,课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还需要专家的指导帮助。
总之本课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但还有很多内容有待进一步钻研,使之变得更有计划性、系统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