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栏目列表

0519-83402237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灵溪特色>>特色文化>>文章内容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6-11-20   点击:   来源:教导处   作者:谢红琴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教导处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教导处各项工作将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根据区教研室工作教科研工作要点,在“灵溪”文化引领下,进一步落实增效减负工作,坚持以强化常规为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继续扎实推进课堂转型,架构学校课程体系;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管理,提高活动实效;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导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2、强化推进课堂教学转型,凸显课堂教学的灵动,提炼课堂转型研究成果。  

3、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科质量提升。  

4、着力推进学校课程顶层设计,提高学科课程规划与实施能力。

5、加强师德教育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一)持之以恒,加强精细化管理  

继续加强?教风、学风、校风?的建设,规范教学行为,强化过程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全面贯彻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既关注教师的课堂常规,又关注课前、课后常规的落实情况,结合“从起点看变化,从变化看发展,从发展看成果”的评价办法,通过“深挖一点,把握全面”等方法,加强对常规管理办法的实效评估,建立健全科学细致的教学常规管理体系。  

2、加强教学“六认真”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各教研组要进一步组织老师学习学科课堂常规和作业批改规范,教导处继续通过备课组调研、教师业务月考核、课程计划执行情况检查、作业审查备案制、行政巡课和随堂听课等措施保障学校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对学生的各项作业的选择、布置与批改进行变革,制订出可行的方案和措施,确保减负增效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月考核工作。在每月末组织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进行月常规落实情况的考核,期中前半学期和后半学期分两次调研部分学科,以便了解教师课程执行状况、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每次调研做到“三个一”,即一次随堂听课,一次资料随机检查,一次调研情况全面公示。期中调研成绩列入当月考核中的质量评价。 

4、建立随堂听课制度,提高随堂课的质量。教导处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进课堂听课,推门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加强对每个教师每个学科的随堂听课,听好课查教案,随时了解教师备课情况。通过这些形式,有效促进教师重视平时的日常教学。鼓励教师间开展相互的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推进课程顶层设计。

学校在“灵溪”文化引领下,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主题活动性课程等领域全面推进学校课程结构的顶层设计,同时,学校要对各学科课程建设作系统的梳理,在梳理分析学校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学科课程现状的基础上,重新架构学校课程设置,推进学校各类课程的统整,逐步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各教研组逐步制定各学科课程发展规划,参加区课程顶层设计展示推进会,迎接区的教学调研。

6、推进课程实施评价。学校要进一步对国家课程的学业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利用区提供的学业质量评价表,在校本化改进的基础上边实施边完善。同时学校要加强校本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价。期末校级学生社团要对校本课程制作10分钟PPT,内容分:课程背景、课程实施、课程成果、课程后续改进四板块进行集中汇报评估。

7、继续推进课堂转型。进一步厘清新北区课堂转型的基本结构,继续推进“交往互动式”备课结构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与解读,以具体的课例进行培训,让教师在实践中转变、提升。重视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提炼,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的课堂转型的研究成果,真正凸显我校“灵溪”文化引领下课堂教学的灵动性。

8续推进主题式校本教研。各学科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不变。教研组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教学能力、教学常规落实进行重点研究。备课组要围绕课堂转型设计、练习设计及单元质量分析进行专题研究。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积极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去。活动前备课组内老师要集思广益,为上课老师提供磨课的机会,活动后要用好区“交往互动式”课堂教学评价表,能综合评课意见在备课组内上好重建课。专职教师每月除了要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研讨活动,还要参加区内的教学研讨,兼职教师也要积极参与活动。本学期在组织校级青年教师评优课的基础上,继续选拔教师参加区第六届“骏马杯”教师基本功比赛。

9、加强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为一年级新生建好学籍卡,办理好网上注册工作,严格把好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的办理,学生信息及时录入全国学籍系统。真正做到“一人一籍,人随籍走”。

(二)夯实基础,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学科研究。强化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1)提高写字质量。针对我校写字质量普遍不高的现象,本学期教导处将着重抓学生的写字质量。每位任课老师都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低年级特别要加强对学生写字姿势和写字笔画的教学。中高年级要加强钢笔字的练习。要组织作品展示,各班要布置版面展示学生书法作品,开展铅笔、钢笔字比赛。(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利用午间进行阅读,提高班级图书角的藏书数量和质量、开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的摘录,增加阅读量。(3)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充分发挥创造性,合理地利用教材,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切合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机会,探索数学生活化的题型和途径,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强口语训练。利用多种方法,操练英语单词和口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课前5分钟练唱动听的英语歌曲,以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与能力。低年级要加强简单的日常对话练习和单词的口语练习,每一课的单词和课文对话要求教师课课验收。中高年级要结合句型的操练加强情境对话练习。   

2、注重质量监测。成立学科质量领导小组,指导学科教研组制订各学科质量标准,制订切实有效的监控制度,加强学科素养过关考核。成绩记载表作相应的项目调整。本学期重点过关考核项目:语文学科:写字、朗读和阅读;数学学科:口算和计算;英语学科:书写、整班朗读和阅读。结合十月份省学业质量监测工作,一是积极制订各学科质量目标;二是加强对各级部、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科素养的随机调研;三是关注学生的整体合格率及优秀率状况。四年级要及早准备10月份的省教学质量检测。其他各年级要积极准备学期末区的部分学科素养调研。

3、关注薄弱学科。一是关注部分学科的质量提升,深入班级分析问题症结,寻找对策。二是关注低分学生学习状态,分析低分学生产生的原因,帮助教师提升低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方法。

4、加强毕业班工作,确保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1)着眼于“早、细、实”,认真总结上届毕业班的工作经验,对成败得失进行认真梳理,制订切实可行的毕业班工作计划和措施。(2)加强毕业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协调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3)科学规划、精心安排复习教学进程,坚持降低重心,夯实基础,分层推进,阶段过关,明确目标,减少盲目性,以加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继续做好学困生转化和培优工作,教师要对上学期的学困生进行分析,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转化,对于优生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争取让他们在期末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促进班级整体平衡。       

6、组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发展学生特长,张扬个性,培养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搭建平台。一要认真组织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学科竞赛,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二要积极做好校内各类竞赛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评定工作,让学生展示才华,丰富校园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既可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科学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落实校本培训制度。本学期我们将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聆听课改专家讲座,观摩各级各类示范课、公开课,校内通过开展“临溪讲堂”、青年教师评优课等活动,引领教师更扎实、严谨地进行学习、研讨。

2、加强校本教研制度。本学期将继续开展组内的“一备二上”活动,采用轮流展示形式。同时教研组还要组织教师解读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指导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组织好教研组的公开教学活动,活动要记录完整。期末进行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评比。 

3、继续开展好“传帮带”活动。以师徒结对的形式为青年教师找好师德修养好、教学水平较高的师傅,师徒相互听课一学期不少于8次,师徒交流课(徒弟汇报课、师傅示范课)每学期1次。学期结束评比好师徒。教导处成员、教研组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对教学全过程实施科学管理。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取长补短。 

4、做好校际交流工作。本学期,我们将与西夏墅小学、国英小学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提升教师观课、议课的水平和能力,真正做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5、亮化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继续做大做强学校科技、书法和排球特色。科技要在保持原有水平基础上进行新思考,期待新的突破。书法特色要做得更亮,在提高的基础上促进普及,让罗溪小学的学生人人能写一手好字,力创市级书法示范学校。平时社团活动要正有序开展,利用早晚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特别是抓好男女排球队的训练,争取在市区各项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

(2)加强图书管理工作。积极发挥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的作用,提高流通效率,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及时更新、添置新的图书。   

四、主要工作行事历(见附表)

 

 

 

 

 

 

 

 

 

 

 

 

 

 

 

 

 教 学 工 作 行 事 历

        星期

   日期

周次

 




 1/9

2

3

4

1、备课组活动;29月1日按“三表”正式上课;3、参加区教研组计划审核、交流。

5

6

7

8

9

10

11

1、开学常规工作检查;2、参加区一年级拼音教学专题研究。

12

13

14

15

16

17

18

1、备课组活动;2、中秋节休假;3、迎接区教学调研。

19

20

21

22

23

24

25

1、教研组活动;2、一~六年级整班书写比赛;3、参加区暑假作业专题研讨会。

26

27

28

29

30

1/10

2

1、备课组活动;2、国庆节休假;3、参加区第六届“骏马杯”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比赛(以后各月);4、各学段课程建设方案报区。

3

4

5

6

7

8

9

1、教研组活动;2、三~六年级作文选拔赛;3、教学质量调研。

10

11

12

13

14

15

16

1、备课组活动;2、四年级迎接省学业质量监测调研及分析。

17

18

19

20

21

22

23

1、教研组活动;2、学科单项竞赛;3、参加新北区小学生作文比赛。

24

25

26

27

28

29

30

1、备课组活动;2、参加区教研组长课堂转型展示活动。

31

1/11

2

3

4

5

6

1、教研组活动;2组织校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

十一

7

8

9

10

11

12

13

1、备课组活动;2、期中质量调研及分析。

十二

14

15

16

17

18

19

20

1、教研组活动;2、三、四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比赛;3、五、六年级英语阅读考核;

十三

21

22

23

24

25

26

27

1、备课组活动;2、一~六年级写字比赛;3、参加区中小学信息技术骏马杯基本功比赛。

十四

28

29

30

1/12

2

3

4

1、教研组活动;2、一年级汉语拼音过关考核;

十五

5

6

7

8

9

10

11

1、备课组活动;2、英语书写过关考核;3、迎接区三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

十六

12

13

14

15

16

17

18

1、教研组活动;2、部分学科质量调研;3、小小数学家评比活动(第一轮)

十七

19

20

21

22

23

24

25

1、备课组活动;2、一~三年级口算、四~六年级计算比赛;

十八

26

27

28

29

30

31

1/1

1、教研组盘点;2、元旦休假

十九

2

3

4

5

6

7

8

1、备课组活动;2、综合组调研;3、各年级英语口语过关测试

二十

9

10

11

12

13

14

15

1、     期末考试(初定)

2、各备课组教学质量分析。

二十一

16

17






中小学118放寒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通成路111号   电话:0519-83402237   苏ICP备10201501号-2